吸收塔
功能:這是整個脫硫系統(tǒng)的“心臟”,所有的核心化學反應都在這里進行。煙氣中的SO?在此被石灰石漿液吸收并氧化成石膏。
關鍵內部構件:
噴淋層:位于塔的上部,由多個噴嘴組成,將石灰石漿液霧化成無數(shù)細小的液滴,極大地增加了氣液接觸面積,從而提高脫硫效率。
除霧器:位于吸收塔最頂部。煙氣經(jīng)過噴淋洗滌后,會攜帶大量漿液霧滴,除霧器的作用就是分離并捕集這些液滴,保證凈煙氣的濕度達標,防止對后續(xù)煙道和煙囪造成腐蝕。
攪拌器:位于塔底漿池中,持續(xù)攪拌使石灰石顆粒保持懸浮狀態(tài),防止沉淀,并促進氧化空氣的均勻分布。
濕式球磨機 / 石灰石研磨系統(tǒng)
功能:將塊狀的石灰石(CaCO?)研磨成極細的粉末(通常要求250-325目),以便能配制成均勻的懸浮漿液,提高反應速率和利用率。
石灰石漿液箱 / 漿液罐
功能:儲存由石灰石粉和工藝水配制好的一定濃度的漿液,為吸收塔連續(xù)穩(wěn)定地提供吸收劑。
漿液循環(huán)泵
功能:將吸收塔漿池中的漿液輸送到噴淋層。通常設置3-4臺泵并聯(lián)運行,根據(jù)鍋爐負荷和入口SO?濃度調節(jié)運行的泵數(shù)量,是實現(xiàn)系統(tǒng)經(jīng)濟高效運行的關鍵設備。
氧化風機
功能:向吸收塔底部的漿池中強制鼓入空氣,將亞硫酸鈣(CaSO?)徹底氧化成硫酸鈣(CaSO?),即二水石膏(CaSO?·2H?O)。這是生成高品質石膏的關鍵步驟。
石膏脫水系統(tǒng)
功能:將吸收塔漿池中產(chǎn)生的石膏晶體從漿液中分離出來,制成可綜合利用的副產(chǎn)品。
主要設備:
石膏旋流器:一級脫水設備,利用離心力將漿液濃縮至含水量約40-50%。
真空皮帶脫水機:二級脫水設備,將旋流器底流來的濃漿進一步脫水,最終產(chǎn)出含水量小于10%的干燥石膏餅。
煙氣系統(tǒng)
主要設備:
增壓風機:用于克服整個FGD系統(tǒng)(包括吸收塔、換熱器等)的阻力,保證鍋爐煙氣能夠順利通過脫硫裝置,不影響鍋爐的正常燃燒。
煙氣換熱器(GGH):現(xiàn)在很多新建電廠已取消。其原作用是使用凈煙氣加熱原煙氣,提升排煙溫度,避免煙囪出口產(chǎn)生“白煙”和腐蝕,同時降低吸收塔入口煙溫。取消后可簡化系統(tǒng),但需對煙囪做防腐處理。
工藝水箱及水泵
功能:為整個系統(tǒng)提供工藝水和沖洗水,例如制漿、除霧器沖洗、管道和設備沖洗等,保證系統(tǒng)水平衡。
負責將鍋爐出來的原煙氣引入吸收塔,并將脫硫后的凈煙氣排入煙囪。
煙道、擋板門:
原煙氣擋板門:?位于脫硫系統(tǒng)入口,用于隔離脫硫系統(tǒng)與鍋爐煙氣。
凈煙氣擋板門:?位于脫硫系統(tǒng)出口,用于隔離脫硫系統(tǒng)與煙囪。
旁路擋板門:?(在老式系統(tǒng)中非常重要)在脫硫系統(tǒng)故障、檢修或啟動時,讓煙氣直接進入煙囪,保證機組不停機?,F(xiàn)在很多新系統(tǒng)出于安全考慮已不再設置旁路。
增壓風機 :?用于克服脫硫系統(tǒng)(特別是吸收塔)造成的煙氣阻力,保證鍋爐引風機正常運行。是系統(tǒng)中的主要耗電設備之一。
煙氣換熱器 :
作用:?用溫度較高的原煙氣(~130℃)加熱脫硫后的冷凈煙氣(~50℃),使其從煙囪排出時達到~80℃以上,提升煙氣的抬升高度,避免“煙羽”下沉,并減輕對煙囪的腐蝕。
類型:?主要有回轉式(類似空預器)和管式兩種。目前也有許多電廠采用不設GGH的“濕煙囪”方案,通過采用防腐煙囪并論證環(huán)境影響來節(jié)省投資和運維成本。
這是發(fā)生脫硫反應的核心容器,內部包含多種關鍵設備。
吸收塔塔體:?通常為大型噴淋空塔,采用耐腐蝕材料(如碳鋼+玻璃鱗片樹脂襯里或合金材料)。
噴淋層:?位于吸收塔中部,由多個噴嘴組成。其作用是將石灰石漿液霧化成無數(shù)細小液滴,極大地增加氣液接觸面積,從而提高脫硫效率。通常設置3-5層。
循環(huán)泵:?每個噴淋層對應一臺循環(huán)泵,將漿液池中的漿液輸送到噴淋層。泵的啟停數(shù)量是調節(jié)脫硫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,是系統(tǒng)的另一個主要耗電設備。
除霧器 :?位于吸收塔頂部,凈煙氣出口之前。其作用是去除凈煙氣中攜帶的漿液小液滴,防止煙氣帶水對下游煙道和煙囪造成腐蝕。通常設置2-3級,并配有沖洗水系統(tǒng)定期清洗,防止結垢堵塞。
攪拌器 :?安裝在吸收塔漿液池底部,防止?jié){液中的固體顆粒(石灰石、石膏)沉淀結垢,保證漿液均勻混合,促進化學反應。
氧化空氣系統(tǒng):
氧化風機:?為漿液池提供壓縮空氣。
氧化分布管/噴槍: 將空氣均勻鼓入漿液池底部,將脫硫反應生成的亞硫酸鈣 強制氧化成硫酸鈣 ,即石膏 。
負責處理反應后的產(chǎn)物。
石灰石漿液制備系統(tǒng):
石灰石儲倉:?儲存粒徑較小的石灰石粉(或塊料倉,需要后續(xù)磨制)。
球磨機/立磨 :?如果來料是塊狀,則需要磨機將其磨成粉末。
石灰石漿液箱 & 攪拌器:?將石灰石粉與工藝水混合,配制成一定濃度(通常20-30%)的漿液,供吸收塔使用。
石膏脫水系統(tǒng):
石膏排出泵:?將吸收塔漿液池中濃度約15-20%的石膏漿液抽出,送至脫水系統(tǒng)。
石膏旋流器 :?一級脫水設備,利用離心力將漿液濃縮至含水量40-50%的稀石膏膏體。
真空皮帶脫水機 :?核心脫水設備。石膏稀膏體在濾布上通過真空抽吸,進一步脫水,最終得到含水量小于10%的干燥石膏餅,可作為商品石膏外售。
工藝水系統(tǒng):?為整個系統(tǒng)提供水源,包括吸收塔補水、除霧器沖洗水、漿液泵/攪拌機的密封冷卻水等。
廢水處理系統(tǒng):?脫硫系統(tǒng)運行中會富集氯離子、重金屬等有害物質,為維持系統(tǒng)內物質平衡,必須排出一部分廢水。這部分廢水需要專門的廢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,達標后排放。
DCS控制系統(tǒng):?分散控制系統(tǒng),用于集中監(jiān)控和自動調節(jié)整個脫硫過程的參數(shù)(如pH值、液位、密度、壓力、流量等),是現(xiàn)代脫硫裝置高效、穩(wěn)定運行的大腦。
石灰石-石膏濕法脫硫是一個復雜的系統(tǒng)工程,其核心設備是吸收塔,圍繞著它配套了煙氣處理、漿液制備、產(chǎn)物脫水以及自動控制等設備。這些設備共同協(xié)作,才能實現(xiàn)高效、穩(wěn)定、可靠的二氧化硫脫除。
]]>鍋爐脫硫技術可分為三大類:燃燒前脫硫、燃燒中脫硫和燃燒后脫硫(煙氣脫硫)。其中,煙氣脫硫( FGD)?是目前應用最廣泛、最成熟的技術。
1. 煙氣脫硫(FGD) – 主流技術
根據(jù)脫硫劑的種類和副產(chǎn)物的形態(tài),主要分為濕法、干法和半干法。
濕法脫硫
原理:?采用堿性物質(如石灰石、生石灰)的漿液作為吸收劑,在吸收塔內與煙氣中的SO?充分接觸并發(fā)生化學反應,從而將其去除。
代表技術:石灰石-石膏法
過程:?將石灰石(CaCO?)粉磨成漿液,泵入吸收塔。煙氣從塔底進入,與自上而下的漿液逆流接觸。SO?與漿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鈣,進而被強制氧化生成副產(chǎn)品石膏(CaSO?·2H?O)。
特點:
優(yōu)點:?脫硫效率極高(>95%),技術成熟,應用最廣。
缺點:?系統(tǒng)復雜,投資和運行成本高,存在廢水處理問題,煙氣需要再加熱以防止“白煙”和腐蝕。
其他濕法:?氨法、鈉堿法等。
干法/半干法脫硫
原理:?采用干態(tài)或霧化的吸收劑(如消石灰、生石灰)在干燥或半干燥狀態(tài)下與SO?反應,生成干態(tài)的粉狀副產(chǎn)物。
代表技術:噴霧干燥法(SDA)
過程:?將生石灰制成石灰漿液,然后通過高速旋轉的霧化器在吸收塔內霧化成極細的液滴。這些液滴與熱煙氣接觸,一方面水分迅速蒸發(fā),另一方面與SO?發(fā)生反應,最終形成干燥的粉末狀副產(chǎn)物。
特點:
優(yōu)點:?系統(tǒng)相對簡單,投資和運行成本低于濕法,無廢水產(chǎn)生,產(chǎn)物為干粉易于處理。
缺點:?脫硫效率(80-90%)通常低于濕法,吸收劑消耗量較大。
其他干法:?循環(huán)流化床(CFB)脫硫技術、爐內噴鈣等。
2. 燃燒前脫硫
在燃料燃燒前,通過洗選、轉化等方式去除燃料中的部分硫分。例如,煤炭洗選可以去除大部分無機硫。這種方法只能部分脫硫,不能替代煙氣脫硫。
3. 燃燒中脫硫(爐內脫硫)
在燃燒過程中,向爐內直接加入石灰石等吸收劑,使其與燃燒產(chǎn)生的SO?反應。此法脫硫效率較低,通常需與后續(xù)脫硫工藝配合使用。
鍋爐脫硫,特別是煙氣脫硫(FGD),是現(xiàn)代工業(yè)鍋爐和電站鍋爐必不可少的環(huán)保設施。其中,石灰石-石膏濕法脫硫因其極高的脫硫效率成為大型鍋爐的首選技術;而干法/半干法脫硫則因其投資少、無廢水等優(yōu)點,在中小型鍋爐和缺水地區(qū)應用較多。
]]>高效脫硝:在催化劑作用下,NOx去除率可達80%~95%,出口濃度可降至50mg/m3以下,滿足嚴苛環(huán)保標準(如中國超低排放要求)。
技術成熟:自20世紀70年代商業(yè)化以來,全球廣泛應用,運行穩(wěn)定可靠。
適應性強:可處理高濃度NOx煙氣(1000ppm以上),適用于燃煤、燃氣、化工等多種行業(yè)。
反應器:布置在鍋爐省煤器與空預器之間(高溫高塵方案主流)。
噴氨系統(tǒng):通過AIG(氨噴射格柵)實現(xiàn)均勻分布。
催化劑層:按2+1或3+1層設計,預留備用層以延長壽命。
控制系統(tǒng):根據(jù)煙氣流量、NOx濃度動態(tài)調節(jié)噴氨量。
SCR憑借其高效率和可靠性,仍是當前煙氣脫硝的最優(yōu)解,尤其在嚴排放標準下不可替代。
]]>脫硝模塊是工業(yè)煙氣處理系統(tǒng)中的關鍵部分,主要用于降低煙氣中的氮氧化物(NO?)排放,以滿足環(huán)保要求。
常見的脫硝技術包括:
SCR(選擇性催化還原)
原理:在催化劑作用下,向煙氣中噴入還原劑(如氨氣或尿素),將NO?還原為氮氣(N?)和水(H?O)。
適用溫度:300-400℃(需高溫環(huán)境)。
效率:可達90%以上。
應用:燃煤電廠、化工、鋼鐵等行業(yè)。
SNCR(選擇性非催化還原)
原理:直接向高溫煙氣(800-1100℃)中噴入還原劑(如尿素或氨水),無催化劑參與反應。
效率:30-70%,低于SCR。
應用:小型鍋爐或對效率要求不高的場景。
其他技術:如低溫SCR、氧化吸收法等,適用于特殊工況。
反應器:承載催化劑和煙氣反應的容器(SCR)。
催化劑:多為釩鈦基或蜂窩狀/板式結構,需定期更換。
噴氨系統(tǒng):精確控制還原劑(氨/尿素)的噴射量與分布。
控制系統(tǒng):監(jiān)測NO?濃度、溫度、流量等參數(shù),實現(xiàn)自動化調節(jié)。
煙氣混合器:確保還原劑與煙氣均勻混合。
溫度窗口:催化劑需在最佳溫度范圍內工作(如SCR的300-400℃)。
空速比(GHSV):影響反應效率和催化劑用量。
氨逃逸控制:避免過量氨氣造成二次污染。
抗中毒設計:防止催化劑因粉塵、硫化物等失效。
工藝匹配性
SCR(選擇性催化還原):適合高NO?濃度(300mg/Nm3以上),需嚴格控制氨逃逸(≤3ppm)。
SNCR(非選擇性催化還原):適用于中低濃度(200-800mg/Nm3),但脫硝效率較低(30%-70%)。
混合技術(SCR+SNCR):適用于嚴苛排放標準(如超低排放)。
催化劑選型
成分:釩鎢鈦(V?O?-WO?/TiO?)催化劑為主,需根據(jù)煙氣成分(如SO?、粉塵)選擇抗中毒型號。
壽命:通常2-3年,高溫(>400℃)下易燒結,需定期檢測活性。
還原劑選擇
液氨:脫硝效率高,但儲存安全風險大(需符合《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》)。
尿素:安全性好,但需水解制氨,能耗較高。
氨水:介于兩者之間,需防腐設計。
溫度窗口控制
SCR最佳溫度:300-400℃(低溫催化劑可拓展至200℃)。
SNCR最佳溫度:850-1100℃,需避免溫度波動導致氨逃逸增加。
氨氮比(NSR)優(yōu)化
理論NSR=1,實際控制在1.0-1.2,過高會導致氨逃逸,過低則脫硝不足。
氨泄漏防控
儲氨區(qū)設置氣體檢測儀、噴淋系統(tǒng),符合《GB 18218-2018》重大危險源標準。
使用尿素替代液氨可降低風險。
二次污染控制
氨逃逸:導致空預器堵塞(硫酸氫銨生成),需在線監(jiān)測并調整噴氨量。
廢棄催化劑:屬危險廢物(HW49),需合規(guī)處置或再生。
腐蝕防護
SO?與NH?反應生成硫酸鹽,需對下游設備(空預器、煙囪)進行防腐處理。
催化劑管理
定期清灰(聲波/蒸汽吹灰),每6個月檢測活性下降率。
失效催化劑再生時,需清洗重金屬(V、As)并恢復孔隙率。
關鍵設備巡檢
噴氨系統(tǒng):檢查噴嘴堵塞、管道泄漏。
稀釋風機:確保風量穩(wěn)定,防止氨氣混合不均。
數(shù)據(jù)監(jiān)控
在線監(jiān)測NO?、O?、氨逃逸濃度,聯(lián)動DCS系統(tǒng)自動調節(jié)噴氨量。
問題 | 原因 | 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脫硝效率下降 | 催化劑失活/堵塞 | 清灰或更換催化劑 |
氨逃逸超標 | 噴氨過量或混合不均 | 優(yōu)化AIG設計,校準流量計 |
SO?升高 | 催化劑釩含量過高 | 更換低釩催化劑或添加WO?抑制劑 |
空預器堵塞 | 硫酸氫銨(ABS)沉積 | 控制氨逃逸<3ppm,提高排煙溫度 |
煙氣脫硝需從技術選型、運行參數(shù)、安全環(huán)保、維護管理四方面綜合優(yōu)化,結合行業(yè)特點(如燃煤與鋼鐵煙氣差異)制定方案。
]]>吸收塔(反應塔)
濕法脫硫(石灰石-石膏法):噴淋塔、填料塔或鼓泡塔,用于SO?與石灰石漿液反應。
干法/半干法:噴霧干燥塔(如旋轉霧化器)或循環(huán)流化床反應器。
關鍵部件:噴淋層、除霧器、氧化風機(強制氧化石膏)、攪拌器。
漿液制備系統(tǒng)
石灰石磨機、漿液罐、供漿泵,用于制備吸收劑漿液。
副產(chǎn)品處理設備
石膏脫水系統(tǒng)(離心機、真空皮帶機)、廢水處理裝置。
煙氣換熱器
降低凈煙氣溫度并回收熱量,減少白煙(部分工藝可能省略)。
SCR(選擇性催化還原)系統(tǒng)
反應器:內置催化劑層(如蜂窩式/板式催化劑),在300-400℃下將NOx還原為N?。
噴氨系統(tǒng):氨噴射格柵(AIG)、氨蒸發(fā)器(液氨法)或尿素熱解爐(尿素法)。
關鍵部件:催化劑(TiO?-V?O?-WO?)、吹灰器(聲波或蒸汽)。
SNCR(非催化還原)系統(tǒng)
噴射槍(尿素/氨水溶液)、高溫噴射區(qū)(爐膛850-1100℃)。
煙氣混合裝置
靜態(tài)混合器或導流板,確保氨與煙氣均勻混合。
風機:增壓風機(克服系統(tǒng)阻力)、引風機。
除塵器:電除塵(ESP)或布袋除塵器(FF),通常位于脫硝前或脫硫后。
CEMS系統(tǒng):在線監(jiān)測煙氣污染物濃度及排放參數(shù)。
不同工藝組合(如SCR+濕法脫硫)需根據(jù)煙氣成分、溫度、排放標準等設計設備配置。
]]>石灰石品質控制
選用高純度(CaCO?含量≥90%)、細度(250-325目)的石灰石粉,減少雜質(如SiO?、MgO)對反應的抑制。
漿液pH值優(yōu)化
維持pH值在5.0-5.8(通常5.4最佳),過高易結垢,過低則SO?吸收率下降。需通過在線監(jiān)測動態(tài)調節(jié)石灰石投加量。
液氣比(L/G)調節(jié)
根據(jù)煙氣SO?濃度調整噴淋層液氣比(通常8-15 L/m3),高硫煤需增加噴淋層或提高循環(huán)泵流量。
結垢防控
抑制石膏過飽和:通過氧化風機強制氧化(亞硫酸鈣→硫酸鈣),控制漿液密度≤1150 kg/m3,及時排出石膏。
添加有機酸(如己二酸)緩沖pH波動,減少CaSO?·0.5H?O軟垢。
設備防腐
吸收塔內壁采用玻璃鱗片樹脂襯里,噴嘴選用碳化硅材質,循環(huán)泵過流部件使用雙相不銹鋼。
石膏品質提升
加強漿液洗滌(氯離子含量<100 ppm)、控制脫水參數(shù)(真空皮帶機含水率≤10%)。
添加晶種改良劑促進石膏晶體長大(粒徑>50 μm),便于工業(yè)利用。
資源化途徑
建筑石膏粉(需滿足《GB/T 9776-2022》強度標準)。
水泥緩凝劑(替代天然石膏,SO?含量≥40%)。
廢棄石膏可用于土壤改良或路基材料。
智能控制系統(tǒng)
引入AI算法預測SO?負荷,聯(lián)動調節(jié)漿液循環(huán)量、氧化風量,降低電耗(如循環(huán)泵變頻運行)。
廢水處理
脫硫廢水需經(jīng)“中和+沉淀+絮凝”工藝處理(去除重金屬、氟化物),或采用蒸發(fā)結晶實現(xiàn)零排放。
脫硫-脫硝協(xié)同
在吸收塔前設置SCR脫硝,或試驗臭氧氧化同步脫硫脫硝(注意NOx溶入漿液后的鹽積累問題)。
PM2.5控制
優(yōu)化除霧器(屋脊式+管式組合),出口顆粒物濃度可<5 mg/m3。
在線監(jiān)測
CEMS系統(tǒng)實時監(jiān)控SO?、顆粒物、NOx排放,數(shù)據(jù)聯(lián)網(wǎng)至環(huán)保部門。
故障預案
制定漿液起泡(需添加消泡劑)、pH異常波動等應急處理流程。
通過上述措施,石灰石-石膏法脫硫系統(tǒng)可實現(xiàn)95%以上的脫硫效率,副產(chǎn)物綜合利用率>80%,同時兼顧經(jīng)濟性與環(huán)保要求。
]]>位置:鍋爐省煤器后、空氣預熱器前(煙氣溫度300-400℃)。
優(yōu)點:煙氣溫度適宜催化劑活性,無需額外加熱。
挑戰(zhàn):飛灰易堵塞催化劑或造成磨損,需配套吹灰裝置。
關鍵設備布局:
噴氨格柵(AIG):位于SCR反應器上游,確保氨與煙氣混合均勻。
SCR反應器:垂直布置,內分層安裝催化劑模塊(2-4層,預留備用層)。
灰斗/吹灰系統(tǒng):反應器底部設灰斗,配套聲波或蒸汽吹灰器。
旁路煙道(可選):用于啟?;蚬收蠒r保護催化劑。
位置:靜電除塵器(ESP)后、脫硫塔(FGD)前(煙氣溫度約200-300℃)。
優(yōu)點:飛灰含量低,延長催化劑壽命,減少堵塞風險。
挑戰(zhàn):需加裝煙氣加熱系統(tǒng)(如GGH或燃燒器)以滿足反應溫度。
關鍵設備布局:
GGH(氣氣換熱器):回收熱量提升煙氣溫度。
噴氨系統(tǒng):精確控制氨噴射量(需與溫度聯(lián)動)。
緊湊型反應器:催化劑層數(shù)可減少(1-2層)。
位置:脫硫塔后(煙氣溫度<200℃)。
優(yōu)點:煙氣潔凈,無飛灰影響。
挑戰(zhàn):需低溫催化劑(如TiO?-V?O?-WO?)或大幅加熱煙氣。
關鍵設備布局:
煙氣再熱系統(tǒng):電加熱或蒸汽換熱器。
小型反應器:催化劑體積大(活性較低),需更多層數(shù)。
流場均勻性:
反應器入口設導流板/靜態(tài)混合器,確保流速分布偏差<15%。
CFD模擬優(yōu)化煙道走向,避免渦流或死角。
氨噴射系統(tǒng):
噴氨格柵距反應器入口≥5倍煙道直徑,預留混合段。
分區(qū)控制噴嘴以適應負荷變化。
催化劑管理:
模塊化設計,單層催化劑壓降<200Pa,便于更換。
備用層空間預留(通常設計3+1層)。
輔助系統(tǒng):
氨儲存與蒸發(fā)系統(tǒng)(液氨/尿素水解)需獨立隔離區(qū),符合防爆規(guī)范。
吹灰器(聲波/蒸汽)定期維護通道。
通過合理布局,SCR系統(tǒng)可實現(xiàn)NOx脫除率>90%,同時平衡運行成本與設備壽命。
]]>根據(jù)煙氣特性(SO?濃度、流量、溫度等)和排放要求選擇最適合的脫硫工藝:
濕法脫硫(石灰石-石膏法)
適用場景:高硫煤(SO?濃度>3000 mg/m3)、大型燃煤電廠。
優(yōu)勢:脫硫效率高(>95%)、副產(chǎn)物(石膏)可資源化利用。
優(yōu)化點:控制漿液pH值(5.0-5.5)、提高液氣比(L/G)以增強SO?吸收。
干法/半干法脫硫(噴霧干燥法、循環(huán)流化床法)
適用場景:中小鍋爐、低硫煤(SO?濃度<2000 mg/m3)。
優(yōu)勢:耗水量低、無廢水排放。
優(yōu)化點:精確控制反應溫度(接近露點)、優(yōu)化鈣硫比(Ca/S≈1.2-1.5)。
其他技術:氨法脫硫(副產(chǎn)硫酸銨)、活性炭吸附法(適用于多種污染物協(xié)同處理)。
鈣硫比(Ca/S):濕法脫硫中,Ca/S比過高易導致結垢,過低則脫硫效率下降,需動態(tài)調整(通常1.02-1.05)。
漿液pH值:維持pH在5.0-5.5區(qū)間,平衡SO?吸收與石灰石溶解速率。
氧化風量:確保亞硫酸鈣(CaSO?)充分氧化為石膏(CaSO?),防止堵塞。
煙氣分布均勻性:通過導流板或噴淋層設計避免煙氣短路,提升氣液接觸效率。
設備維護:
定期清洗噴淋層、除霧器,防止堵塞和腐蝕。
監(jiān)測漿液循環(huán)泵、氧化風機等關鍵設備狀態(tài)。
自動化控制:
采用DCS系統(tǒng)實時調節(jié)漿液流量、pH值等參數(shù),響應負荷變化。
安裝在線SO?監(jiān)測儀(CEMS),實現(xiàn)閉環(huán)控制。
副產(chǎn)物處理:
石膏脫水率需>90%,避免雜質影響再利用(如建材原料)。
協(xié)同除塵:濕法脫硫后配置濕式電除塵器(WESP),去除PM2.5和霧滴。
余熱利用:煙氣再熱(GGH)可減少“白煙”現(xiàn)象,但需權衡能耗與腐蝕風險。
節(jié)能措施:
采用變頻泵降低電耗。
優(yōu)化噴淋層高度以減少阻力損失。
精準匹配技術:根據(jù)煙氣特性選擇工藝。
動態(tài)優(yōu)化參數(shù):控制Ca/S比、pH值、氧化風量等核心參數(shù)。
智能運維:自動化監(jiān)測+預防性維護。
協(xié)同設計:結合除塵、節(jié)能等需求統(tǒng)籌優(yōu)化。
通過以上措施,可在滿足超低排放(如SO?<35 mg/m3)的同時,實現(xiàn)經(jīng)濟、穩(wěn)定、高效的脫硫運行。
]]>